您现在的位置: 湖南国藩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正文
国藩工矿重新修订了《车间安全教育基本教材》
作者:湘冶701 文章来源:http://www.guofan701.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3/23 10:01:53

    国藩工矿为加强安全生产,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结合企业实际,重新修订了《车间安全教育基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安全。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包括安全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和安全状况(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自2002年起,每年6月开展全国“安全月”活动。通过此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安全整治,推进企业加强基础建设,巩固发展全国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形势,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2、什么叫事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因此,事故是意外事件,该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了人们意愿的后果。事故处理坚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防止事矿,不仅是对自已负责,也是对亲人负责。任何事故一出,不光是自己受痛,亲人伤心啊。同时,安全是你们对企业的最大贡献,也是你对家庭起码的责任。
  3、什么叫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厂长和班组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发现隐患,处理隐患。
  4、什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经营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即指在改建、扩建、新建、技改等项目时,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应 “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的“五同时”原则。)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是厂长负总责任,班组长负责各班组所在人员和区段,个人负责自己和相关工位。
    5、什么是文明生产。是指企业职工和领导自觉做有理想、有职业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劳动者及努力创造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生产环境。
文明生产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从物质文明建设看指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达到无事故、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目标;从精神文明建设看指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生产习惯,反对冒险蛮干、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是相通的,文明生产促进安全。
    6、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任何操作都应有正确的程序,它是能够使操作“顺利”“安全”“容易”进行的方法。因此,不按程序操作,就可能造成事故、伤害。大家必须牢记的第一件事是要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规程,各种安全规程是从我们前辈的事故、伤害等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是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每一个字至少都用上千条命写的,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
有人认为“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按程序“太麻烦”,但“欲速则不达”。只有忠实的遵守操作程序,安全才能有保障。我和大家讲,企业和你都不差按程序操作要多花的时间和要少赚的钱。一出事,你和企业的损失是成十倍,成百倍的增加,甚至,企业只是亏钱,但你什么都没有了,甚至什么都变成别人的了。有个笑话,说要好好活着,否则一死,自已置下的房产归别人了,自已生下的儿女让别人打。
    7、什么叫三违。
  (1)违章指挥。主要是对企业领导讲的,如下现象属于违章指挥: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更改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进行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发现违章指挥,职工有权不听和越级投诉。企业领导更要学习安全知识。
  (2)违章作业。主要是对现场操作的工人讲的,以下现象属于违章作业:不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不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无证从事特种作业等。发现违章作业,要批评和罚款。
    (3)违反劳动纪律。不遵守以下要求就属于违反劳动纪律: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等。发现违反劳动纪律,要批评和罚款。

    二、安全基本知识
    1、安全常规知识。
  (1)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和池,应该有围栏或者盖板。发现没有了就要提,就要讲。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应该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要及时清除。
  (3)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
  (4)散放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应该严禁烟火。
    (5)对于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禁止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服及用品。
    (6)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忘记关闭设备,操作错误,车床工件刀具紧固不牢等。
  (2)安全装置失效。如拆除了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如行车的防撞装置。
  (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拉临时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4)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夹具固定而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等。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平衡梁、易旋转或移动的机器设备等)。
  (7)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未使用或正确使用。如一进入车间,要戴安全帽。
  (8)穿戴不安全。如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着过于肥大、宽松的服装,未将长发盘在帽子里;戴悬吊饰物;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高跟鞋、凉鞋、拖鞋进入车间等。
  (9)无意或为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险部位,如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清理卡住物时,可能造成挤伤、夹断、压碎或人的肢体被卷进而造成严重的伤害。
    3、岗前安全预知。
    (1)上岗前要搞清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不清楚的地方要积极提问,直到弄清楚。不要怕丢面子,老师也喜欢多问多想的学生不?
    (2)一入工位,要检查自己作业的范围有无安全问题?有无打滑、摔到的危险?使用的工具、用具有无损坏?使用的材料、机械有无异常?不要听之任之,看到忽略,抱着饶幸思想。
    (3)在工作中要随时想一想“下一步要进行的作业存在什么危险”“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危险”。不要三心二意。严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和乱动阀门、电气开关等。
  4、常见触电的原因。
    (1)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要因为是以前装的,以前没出过问题的就掉以轻心。以前的人是运气好,但是好运气是不会常有的。
  (2)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这里要注重的是“任意”二字,不懂装懂,拿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开玩笑,这种人是可怕的。
  (3)移动长、高金属物体碰触电源线、配电柜及其他带电体。
  (4)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这里要注意设备有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5)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或松动。这实际是平时把东西乱扔乱压,搞得线路破损造成,大家要陪养一个良好的摆放习惯。在电开关启动前一定要看一下电源线。
  (6)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
  (7)湿手操作机器开关、按钮等。不要图快,弄干最干,不差这一秒,公司不差你这一秒的利润。
  (8)临时线使用或管理不善。临时用线很多比较乱,这也是容易忽略的,不要打到了人才发现问题。
  (9)配电设备、架空线路、电缆、开关、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受高温、高湿、粉尘、碾压、摩擦、腐蚀等,使电气绝缘损坏,接地或接零保护不良而导致漏电。
    (10)接线盒或插头座不合格或损坏。不要少看小问题,可能产生大问题。
电工要加强对相关线路和设备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和整改。任何公司最穷,不差这个钱。
  5、常见机械伤害的原因。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等部位无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开关离设备较远,有了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上料等作业。
  (5)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禁止区域或禁止通行区域)。
    (6)乱动机械。
    (7)开行车超重吊,没捆好,没放平,钩子底下有人。
  6、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
  (1)戴安全帽。可能有人认为戴安全帽不方便,夏天热得死。但戴上这个,发生事故时至少能减少伤害不?死人事故能变成伤人事故不?要对自已负责,必须戴。
    (2)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易彻底停止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
  (3)要设置完好的安全装置。
  (4)电源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而是误开动其他机械设备。
  (5)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等作业应执行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6)严禁无关人员任意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场所。
    (7)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师父教徒弟也好,上课培训也即用,但要经考试合格或者确实会用方可上岗。
    (8)开行车要保证做到吊前全面检查,吊中确保距离。
    (9)铲车作业时,前面不准有人,两边5米内不准站人。
    7、常见火灾的火源
    (1)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使用炉火和灯火不慎。所以车间冬天非生产所需,严禁生火。
    (2)死灰复燃。
    (3)电气安装使用不当,电源短路。
    (4)氧割、焊接、烘烤。
    (5)静电放电。
    (6)机器摩擦发热。
    (7)在堆放可燃物附近掉烟头。千万不要小看烟头,小蚁洞能拱开大坝,小烟头能引出大火,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其中心温度可达700-800℃,而纸张、棉花、木材、涤纶、纤维等一般可燃物的燃点为130-139℃,极易引起火灾。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点火能量一般在1毫焦耳以下,烟头的危险性就更大。另外,未完全燃烧的炭灰里有火,掉在干燥的疏松的可燃物上,也易引燃起火。
  8、易燃场所的行为“四忌”。
  (1)忌动火。包括不能焊接切割、吸烟及携带火种。
  (2)忌穿着化纤原料的服装和钉子鞋。因为他们随时都会产生静电火花或撞击火花。
  (3)忌使用非防爆工具、灯具。以免产生撞击火花和电火花。
    (4)忌使用对讲机、手机、电话机等。现场只许使用防爆型电话机,有事情大声喊一下要得不?
    9、灭火的方法。
  (1)冷却法:即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之降低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非电和非化学物品可以直接用水淋。油和电起火是绝对用不得水淋的。
  (2)窒息法:即隔绝空气,使可燃物质无法获得氧气而停止燃烧。用沙子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燃烧本质是一种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
  (3)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分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源孤立,火势不能蔓延。
    (4)抑制法:用灭火剂参与到反应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三、安全相关知识。
  1、企业职工的六种不安全心理因素。
  (1)自我表现心理。这种心理在青年工人身上较突出。他们虽然进厂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但常常表现的很自信,很有把握,在别人面前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有的不懂装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充内行,生硬作业;有的甚至横充“好汉”,乱摸乱动。对这些好自我表现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是很危险的。不客气的讲,这是无知者无畏。
  (2)经验心理。持这种状态的职工的特点是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科学道理的劝告常常听不进去,经常说的话是“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的,也没出事”。有些技术上有一套,工作热情很高的老工人发生事故,多数原因在于过分相信“自我经验”上。我们最不喜欢听的就是“这个都不晓得?”世界这么大,我们不晓得的多了;出事故的可能性这么多,我们不晓得的多了。越懂得多的人,越晓得自已不懂的多,越会加强学习。井底之蛙,天就一方;凌空之鹰,海天无涯。
  (3)侥幸心理。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有些安全操作方法比较复杂,有的职工存在侥幸心理图省事,常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繁琐,理由是“别的省事的方法也不一定出事故”。把“不一定”这种“偶然”当作“一定”的“必然”。于是,对明明要注意的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禁止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这种人常常是出了事故而后悔莫及。
  (4)随众心理。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都会有所表现。别人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别人的本来就错了,没出事是命好,是狗屎上撞粒盐豆子。
  (5)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常常表现在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持这种心态的职工往往气大于理, “你要我这样干,我非要那样做”。于是,因逆反心理而违章作业,以至发生事故的太多了。
    (6)反常心理。人的情绪的形成通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刺激影响。如夫妻间争吵后上班的职工,多数心情急噪或闷闷不乐;有孩子生病或家有牵肠挂肚之事的职工,在岗位上会心神不定。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职工在反常心理状态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工作,很容易出事故。
    以上这些情况,职工们发现要及时和报告,生事的人不一定是你,但受伤的人可能就是你。班组长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一些确实听不进正确意见,我行我素的,不仅要罚款,也且就是骨干企业也不能留,庙最大也供不起砸庙的神仙。
  2、班组长的职责。
    班组安全生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教育和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主要内容如下:
  (1)本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重点介绍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高空作业等方面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交待本班组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2)讲解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重点讲思想上应时刻重视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和工具;介绍各种安全活动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告诉新工人出了事故或发现了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领导,采取措施。
  (3)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爱护劳动保护用品和文明生产的要求。要强调机床转动时不准戴手套操作,高速切削要戴保护眼镜,女工进入车间戴好工帽,进入施工现场和登高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工作场地要整洁,道路要畅通,物件堆放要整齐等。
  (4)实行安全操作示范。组织重视安全、技术熟练、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安全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讲解,重点讲安全操作要领,说明怎样操作是危险的,怎样操作是安全的,不遵守操作规程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3、岗位工人职责。
  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运输、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具体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5、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震动危害 ;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然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植物。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识别功能缺陷。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合适;标识不清。
    6、什么是现场定置管理。
    (1)在车间或岗位现场,从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其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工件等的位置要规范,文明管理。大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到的。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促进安全。
    (2)对现场的人员的行动要进行限制性管理,即:红色区域——是禁止区域,其间有危险或危害;黄色区域——是警告区域,其间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进入时,要特别注意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三是绿色区域——是安全区域,人员可以进入,而危险的物流要加以避免。这一种双峰企业还不能很好做到,东西太多,但是大家不能随意进入的部位绝对禁止进入,如配电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