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水泵,湘冶701总结需要掌握的知识如下:
一、水泵常识。
1、水泵扬程=吸程+压程;实际扬程=理论扬程-损耗扬程。水泵吸程(米)=9.8-汽蚀余量。
2、水泵确定后,总扬程固定,损失扬程主要来自管道阻力,管径越少,弯头越多,阻力就越大,扬程损失大,故减小出水管会减少扬程,效率下降;管径越大,流速降慢,扬程损失少,故增大出水管会增加扬程,效率上升。有人误认为水泵水管增大后,会增加页轮压力,增大电机负荷,减少扬程,殊不知,液体的压强只和测试点的液体深度有关,而和液体的体积无关。当然,管径变大会带来流量变大,如果是离心泵,电流会变大(即不装出水管,直接外喷时电流最大,水量最大),但只要不超过总扬程,管径最大水泵都可正常工作,而且管径越大,流量越大,效率越高。
实际中,对小功率水泵一般采用:水泵扬程一般偏差不超过额定的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
3、扬程损失一般为每20米管损失1米扬程,一个90度弯头损失0.5-1米扬程。且通过弯头、阀门、异径管等配件时因流型变化,流速方向与大小都会发生改变,流动中会出现旋涡,导致水流互相碰撞与冲击,引起局部损失。
4、扬程=高度差+水头损失;水头损失=损失系统*流速平方/20。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H=(p2-p1)/ρg+(c2-c1)/2g+z2-z1 。其中: H—扬程,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Pa;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m/s;z1,z2—进出口高度,m;ρ——液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
5、水泵电机轴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水泵效率。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流量的单位是升/秒,扬程的单位是米,密度的单位是千克/升,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9.81米/二次方秒,水泵效率一般取 0.75-0.85。可以简化为水泵的轴功率(kw)=送水量(升/秒)×扬程(米)/(102×效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送水量(方/时)×扬程(米)/(367.2×效率)。
轴功率是电机输出的实际机械功率,且电机功率应略有盈余,故可以进一步简化为,水泵电机功率(KW)=扬程(米)*流量(方每时)/200。
6、离心式水泵流量与叶轮直径成正比;扬程与叶轮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功率与叶轮直径的立方成正比。
7、离心泵型号说明。如IS\IR\IY100-80J-200A。
IS—单级单吸离心清水泵;IR—单级单吸热水泵;IY—单级单吸离心油泵;100—吸入口径(mm);80——排出口径(mm);J—表示电机转速改变;200—叶轮的名义直径(mm);A—表示叶轮直径改变(B、C分别表示第二、三次切割叶轮)。
二、长沙水泵厂规格
三、一般水泵规格
四、水管半径选择。